武威市博物馆学术讲座之《馆藏糟朽丝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为例》
信息来源:
武威市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23-12-15 08:39
为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强市博物馆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水平,12月14日,我馆邀请了甘肃省博物馆文保中心副研究馆员王菊老师开展了题为《馆藏糟朽丝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为例》的专题学术讲座,馆领导及干部职工参加了讲座。
王菊,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纺织品文物保护与研究,五年来与甘肃省博物馆纺织品修复团队共完成馆藏百余件纺织品的修复工作。先后在《敦煌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丝绸》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出版《甘肃馆藏纺织品文物研究与保护》学术专著一部。近五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完成了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项,其中,《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国家级)项目获2022年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优秀奖;同时参与完成《甘肃省博物馆藏唐代丝织品保护修复》等3个项目。
讲座中,王老师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中的锦缘绢绣草编盒、素纱袋、绢缘印花草编盒等10件套珍贵丝织品的修复过程为案例,从项目概况、文物概况、保存现状、检测分析以及修复效果、研究成果、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讲座结束后,王老师与我馆工作人员就丝织品的类型、丝织品保护修复的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与交流。通过本次讲座,使我馆职工对丝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于今后我馆的文物保护研究利用都起到了积极深远的作用。“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遵循文物保护特点规律。”是当前文物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主题,学术讲座的开展将进一步提升我馆专业技术人员的文物保护知识和技能,助力市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