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线圆点纹折腹彩陶罐
信息来源:
武威市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24-11-29 11:51
大家好,今天的武博珍藏系列视频为大家分享的是马家窑文化弧线圆点纹折腹彩陶罐。马家窑文化因1923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它出现于距今58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主要类型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主要分布区域在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境内,以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为主地带。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一件马家窑文化弧线圆点纹折腹彩陶罐。红陶质,侈口,斜折沿,斜肩,折腰,平底。自口沿至腰墨绘纹饰。主题纹饰在腰部,为两组对称纹饰:一组平行斜线,一组为双连圆圈四点纹。肩部辅以平行线纹,中间间隔双粗线;口沿辅以锯齿纹、弦纹。其弧线与圆点纹装饰是重点,弧线流畅自然,体现出当时人们对线条美的掌握。这些弧线有的环绕罐体,有的相互交叉,构成复杂又和谐的图案。圆点纹则分布于弧线之间或特定区域,大小不一。为国家二级文物,现馆藏于武威市博物馆。
彩陶罐在马家窑文化研究中意义重大。它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制陶工艺水平、审美观念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程度提供了关键线索。马家窑文化彩陶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解读史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无字天书。
今天的武博珍藏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