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预告】“触目皆琳琅——甘肃古代玉器特展”来了
信息来源: 武威市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24-05-09 15:03

由甘肃省文物局指导,省内 19 家博物馆主办的“触目皆琳琅——甘肃古代玉器特展”,将于5月10日在武威市博物馆开展。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爱玉”和“尊玉”而著称于世,中国玉文化绵延万年而不绝,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礼仪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玉是远古先民崇拜的神物,是森严礼仪制度的象征,是美好品德的化身,它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观念,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展览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石之美者

新石器时代是指距今约10000年至4000年前的历史阶段,原始人类把材质更细腻坚硬、色彩斑斓近似玉质的彩石视为宝物,因此古人对玉的笼统概念是“石之美者”。

玉琮 西周 庄浪县博物馆藏

玉璇玑 龙山文化 山丹县博物馆藏



第二单元——比德於玉

商周时期,玉器的社会功能发生了转变,从“以玉事神”转向了“以玉事王”,玉器更多的为等级制度服务。“以玉比德”更加深入人心,玉器开始成为了美德的载体。

玉戚 西周 甘肃省博物馆藏

玉鸟 西周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第三单元——现实浪漫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冶铁技术和各种手工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玉器制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品类更加丰富,工艺精致,纹饰繁丽。可以说两汉400余年的玉器艺术是中国玉器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

玉剑璏 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

玉猪握 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


第四单元——趣味天成

从隋唐开始,玉器的品种和艺术风格呈现出新的变化,开始逐渐摆脱神秘感,向世俗化发展。至宋代,玉器的使用已不仅仅局限在统治阶级,开始为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并逐渐商品化。辽、金、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其玉器制作多表现自然界的动植物,充满山野情趣,主要特点是“春水”、“秋山”图案的大量出现。

春水纹玉绦环 元 漳县博物馆藏

龙纹嵌宝石铜镶带扣 元 陇西县博物馆藏


第五单元——鬼斧神工

明清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的玉器器形种类丰富,用玉范围广泛,纹饰题材多样,琢玉工艺及历代制玉工艺之大成,多使用和田玉,品质佳,体现了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玉寿星 清  庄浪县博物馆藏

龙纹玉镯 清 庆阳市博物馆藏


第六单元——他山之石

从古代文献来看,中国古代产玉之地相当多,仅《山海经》中记载玉的产地就多达259处之多。从千百年来古代玉料的来源来看,主要产地有新疆和田、辽宁岫岩、河南南阳独山、陕西蓝田。此外,在江苏溧阳小梅岭、四川汶川龙溪、台湾花莲所产玉料也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某一阶段的玉料产地。近几年甘肃地区也考古发现了河西走廊玉矿群,也为玉料的产地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和田籽料 甘肃省博物馆藏

玛瑙猴 清 庆阳市博物馆藏


展览地点:武威市博物馆三楼东临厅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0日--8月10日

武威市博物馆欢迎您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