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大家好,本期线上展览将继续为您分享《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邯郸市博物馆藏磁州窑瓷器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原来的私营窑口逐步国营化,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恢复磁州窑的传统技艺,试制磁州窑仿古瓷,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瓷器来了解一下磁州窑瓷器所使用的各种装饰技法。
磁州窑花釉,又叫彭城花釉,是在继承和发展了磁州窑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研发的一种釉色装饰技法。是用两种以上的色釉,一种或几种为底釉,数种为面釉,经高温后底釉融化,面釉自然流动,显示出变幻莫测的颜色和自然生动的花纹。
白地珍珠地划花是在施有白色化妆土的瓷胎上划出纹饰并于画面空白处戳印形似珍珠的小圆点,是宋代磁州窑借鉴唐代金银器的錾花工艺而来的装饰技法。
白地彩剔划花是由传统白地黑剔花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法,在瓷胎上施彩色料浆,划出纹饰再剔掉纹饰之外的彩色料层,露出白色胎体,使对比效果更强烈。这件现代白地彩剔刻花牡丹花纹小口瓷罐上装饰的牡丹纹是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以牡丹花为主题。自唐代以来就颇受世人喜爱,牡丹花被视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美好幸福的象征。因此唐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成为瓷器上的流行装饰。
色釉,一般是指常见的白釉、黑釉之外的各色釉种。蓝釉是以钴为呈色剂的一种低温铅釉,金代磁州窑开始生产蓝釉釉下彩绘瓷器。茶叶末釉因色相类似碾碎的茶叶末而得名。这种釉色类石似玉,沉稳耐看,但烧制时有一定的难度。
这件现代花釉维族老人瓷像瓷像的原型是来自新疆的库尔班大叔,他从小失去父母,在巴依家的羊圈里度过童年,饱受欺压和剥削。新疆和平解放后,库尔班大叔知道,是党使他翻身解放,过上了幸福生活,便执意要到北京去见恩人毛主席。1958年6月,历经坎坷,75岁的库尔班大叔同其他全国劳动模范一起来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他紧紧握着毛主席的手,久久地舍不得松开。制作这件瓷像,不仅是为了记录这个动人的故事,更是爱党爱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见证。
六十年代起,国家加大力度培养技术人员和进行产品品种的开发,使磁州窑的艺术陶瓷有了独特的地位,磁州窑花釉、结晶釉、异彩釉等陶瓷装饰技法就是在这时期研制成功的。磁州窑结晶釉是磁州窑又一创新,是利用金属氧化物作呈色,通过烧成工艺控制而形成的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晶莹花纹。其效果有似雪花状、冰凌花状、星球状等多种变幻的晶体纹样。
现在的磁州窑生产的品种更加齐全,仍是全国八大瓷产区之一。举办此次展览,回顾磁州窑产生发展的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和继承磁州窑文化,使磁州窑精神永驻,磁州窑窑火千年、万年永不熄。
《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邯郸市博物馆藏磁州窑瓷器展》线上展览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