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主办的2025年甘肃智慧文旅新技术应用成果展示活动在武威成功举办。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借此机会,组织全市各文博场馆、各景区、机关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此次活动,开展了DeepSeek、文旅AI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学习。
图源︱微游甘肃
成果展示活动上,数字文旅研究中心(文旅部研究基地)、甘肃电信、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中电万维公司、中国移动甘肃公司、文旅部重点实验室、甘肃朝宗于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专家作了交流分享,不仅展示了甘肃智慧文旅各领域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聚焦甘肃智慧文旅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大数据价值,为全面拓展文旅数字化发展空间出谋划策。
在成果展区,集中展示了甘肃文旅数字化、智能化的最新成果和成功案例,其中,电信文旅DeepSeek大模型应用展示、电信文旅大数据报告平台、电信空天地一体化能力展示、一部手机游甘肃、翼讲解、翼空间、宇树科技智能机器人应用、文旅AI内容生成、数字敦煌沉浸式体验、AI文创、MR空间体验、元宇宙XR大空间等典型技术应用案例,备受与会嘉宾和媒体记者的关注。
图源︱微游甘肃
近年来,武威市以链长制为抓手,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聚焦体系构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等重点环节,数字产业链实现有序发展。
启动智慧文旅项目,着力打造以智慧旅游管理体系、服务体系、营销体系和智慧旅游支撑云、功能云、内容云为主的武威智慧旅游体系,推进武威文旅与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
不断完善“一部手机游甘肃”武威模块数据功能,接入包括乡村旅游点在内的46家景点名称、地址、简介、门票价格、人气排行、网友点评内容、游玩指南等数据资源,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市博物馆上线VR真人讲解服务,打破空间局限,带领游客沉浸式观展。
天梯山石窟通过3D建模、立体式动画演示方式,利用文物数字化全息投影,让游客近距离、直观感受彩塑造像的独特魅力。
汉唐天马城通过场景虚拟还原、AR体感互动、全息舞台、5D动感全景展示等多媒体高科技手段,沉浸式展示凉州文化。
近年来,我市还通过高精度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先后投入3200余万元,扎实推进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数字化勘察测绘、武威文庙、瑞安堡等重点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利用、市博物馆藏珍贵古籍文物数字化保护等7个重点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文物和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传播和利用,更好地促进文物“活”起来,“走”出去。
点击播放视频
2024年,我市文创产品研发注重科技赋能、“出圈”设计、产学研整合,文创产品实现从单一设计、曲高和寡的传统形象向满足功能需求、提供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多元面孔的跨越发展,研发文创产品55种,文创产品销售额243.04万。AR互动台历、冰箱贴,将现代科技与艺术的有机融合,把体验感和科技感直接拉满。
下一步,武威市将持续深耕数字文旅产业,紧紧把握当前由DeepSeek引发的人工智能热潮,以“智”赋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深入开展天梯山石窟塑像壁画保护展示等文物数字化工作,打造五凉文化、儒学文化、天马文化等数字互动体验空间,不断优化云展览、云直播、云课堂等线上文博服务体系,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以“智”强化文旅产品供给,推出更多数字文艺精品,推动景区景点在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精确化营销上下功夫,以用户思维打造健康、可持续的沉浸式文旅生态;以“智”拓展文旅消费市场,创新推出马踏飞燕、武威简牍等独具地域元素的VR数字文创和AI专属模板,以汉唐天马城、凉州十七巷等龙头景区为依托,打造集空间游玩、市井体验、沉浸互动、歌舞演艺、社交休闲等为一体的文旅新消费场景,让每位游客沉浸式感受科技赋能下的武威山河之美,全方位品味时空交错中的凉州人文之盛!